方法介紹

The Amherst Training, 1980-1981 © International Feldenkrais® Federation Archive, Jerry Karzen

個案故事

紐約時報的健康專欄作家 珍·伊·布羅德(Jane E. Brod )在2017年10月發表〈 慢性疼痛,嘗試費登奎斯方法 〉( Trying the Feldenkrais Method for Chronic Pain )的評論,文章描寫布羅德女士個人在紐約體驗費登奎斯的經驗,她的觀察提供我們對於費登奎斯方法很好的概括認識。

至於在科學專業領域裡,近年對於大腦可塑性( brain plasticity )的大腦與神經學研究,也稱作神經可塑性( neuroplasticity ),幫助於我們從科學實證去檢驗、理解費登奎斯博士從大腦、神經系統、生物演化論、生理學、行為與動作等不同科學領域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身心學習的方法。

Online Feldenkrais
The brain learning © 線上費登奎斯 Online Feldenkrais

致力於大腦可塑性研究領域裡最著名的是,諾曼·道伊奇( Norman Doidge )。 他是國際著名醫學博士、精神科醫生、心理分析師,並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分析訓練和研究中心教授和研究員,做出許多專業研究和科普知識的貢獻。

道伊奇博士撰寫兩本關於大腦可塑性的著作,都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單。 其中《 自癒是大腦的本能 》( The Brain’s Way of Healing ),榮獲2015年美國鸚鵡螺金獎的科學項目。

《 自癒是大腦的本能 》有兩篇章節單獨討論費登奎方法。 第五章〈 摩謝.費登奎斯:物理學家、黑帶和治療師 〉,聚焦在費登奎斯博士生平,和其方法的發展。 第六章〈 一位盲人學會看 〉則是描述近乎全盲、恢復視力的成功案例。 這位曾經在美國法律上定義全盲的費登奎斯方法導師 大衛·韋伯( David Webber )運用費登奎斯方法,與其他神經可塑性的方法,重新學習「看」。

至於紀錄片版的《 自癒是大腦的本能 》,道伊奇博士採訪一位出生就帶著小腦缺陷的伊麗莎白·納藤森( Elizabeth Natenshon )。 納藤森女士的小腦,缺少三分之一控制大部分運動活動的部位。 訪談裡,納藤森女士和她父母回憶了如何接觸費登奎斯方法,以及費登奎斯博士給納藤森女士課程的學習過程。 費登奎斯博士對他們說:「她以後會在自己的婚禮跳舞。」這段訪談最後的紀錄片畫面是,納藤森女士在自己的婚禮上跳舞。

費登奎斯博士的概念

摩謝.費登奎斯研究學習、大腦、神經系統功能、身體動作、行為之間聯繫,來發展他的方法。 費登奎斯方法就是以費登奎斯博士姓氏而命名。

1981年5月7日日內瓦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( CERN )主辦《微處理器》研討會( Microprocessor ),費登奎斯博士發表一場演講《 物理學和我的方法 》(Physics and My Method),他在演說裡詳細闡述動作對學習、生命的重要性。 他認為學習過程是涉及大腦、神經系統回應各種環境刺激的行為。

The San Francisco Training, 1975-1977 © International Feldenkrais® Federation Archive, Bob Knighton

根據 國際費登奎斯®聯盟大會( The International Feldenkrais® Federation ),費登奎斯博士發展的方法有兩種基本學習方式:動中覺察®(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®,簡稱ATM® )、功能整合®。( Functional Integration®,簡稱FI® )

動中覺察透過費登奎斯老師的口語引導學生,一連串的動作學習,不做示範;「功能整合」課程中,受過嚴謹訓練的費登奎斯老師,透過輕柔觸摸、碰觸引導學生動作。 兩者都是關注改善個人動作。

國際費登奎斯®聯盟大會在1994年5月頒訂費登奎斯方法的《 實踐標準 》( Standards of Practice ),其中有詳盡、清楚定義費登奎斯博士發展的方法。根據這份《 實踐標準 》,這是透過科學研究基礎、學習觀點去發展出來的。

科學研究基礎

  • 該方法,是基於物理學原理、生物力學、學習與人類發展的實證經驗去理解。
  • 費登奎斯方法的實踐,不使用化學或機械輔助。
  • 費登奎斯老師,沒有任何性意圖,不會碰觸性或其他私密的人體部位。

學習觀點

  • 該方法,不是醫療、按摩、身體課程、或是治療技術。 該方法是一種學習過程。
  • 費登奎斯方法,是一種教育系統,去發展個體在環境中的功能覺察。 該方法運用的事實,是以身體作為主要學習媒介。
  • 費登奎斯方法,直接強調如何促進學習的問題。 這樣的學習對組織整體自我、重新找到被排除和忽略的動作模式、或動作功能。
  • 是透過一連串動作序列來擴展自我形象來完成。這一連串動作序列將注意力放在動作功能中所失去覺察、未連結的部分。要喚起更好的功能,是透過建立個人、地心引力、和社會之間進步、改善的動態關係。 摩謝.費登奎斯博士本人將「功能」( function )定義為人與外在世界、或是自我與環境的相互作用。

動作與覺察意識

Online Feldekrais
The Amherst Training, 1980-1981 © International Feldenkrais® Federation Archive, Jerry Karzen

費登奎斯博士所發展的運動是怎麼進行呢?費登奎斯博士主要的概念是如何在動作中感覺、意識到每個細微的動作,通常是老師以口語方式,進行一系列小、而慢的動作引導,並解 學生以自己能力舒適的範圍內,進行動作。 國際費登奎斯®聯盟大會 的《 實踐標準 》稱之為「動中覺察」。 費登奎斯博士在 1972 年出版的經典著作動中覺察有許多這運動形式練習的討論。

國際費登奎斯®聯盟大會 的《 實踐標準 》定義「動中覺察」如下:

  • 以口語引導一連串的動作,主要呈現在團體課程。
  • 課程中,人們投入在精確構成的動作探索,包含思考、感知、移動、和想像。
  • 課程試圖讓人覺察他們慣性神經肌肉的模式與僵化,去擴展動作的新方案的選擇,同時也增進、提高身體動作的覺察與效率。

一對一手動方法

The Amherst Evening FI, 1980-1981 © International Feldenkrais® Federation Archive, Michael Wolgensinger

另一種實踐的方式,是一對一手動課程。如同運動練習的課程,老師以口語引導學生連續動作。一對一 手動課程中,老師也可以透過溫和、非侵入的碰觸方式,引導學生。國際費登奎斯®聯盟大會 的《 實踐標準 》稱之為「功能整合」,定義如下:

  • 手動課程,是運用動覺和觸覺溝通的手操作方法。
  • 手動課程,應該聯繫著學生的意願、意圖、或是需求。 學習過程中不使用任何侵入、或強制程序。
  • 手動課程中,執業者/老師為學生發展一套量身定制課的課程:在特定時刻,依據特定的人,獨一無二的構成。
  • 手動課程,通常在特別為此課程所設計的費登奎斯折疊桌(床)上進行。 學生可以是坐姿、站姿來完成 [ 課程 ] 。 有時,各種道具使用在支持 [ 學生 ] 身體配置、或協助某些動作。